刮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处暑过后,做好6大宜忌,排痰清肺气,让我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我们察觉到秋意,一般都是在处暑以后,虽然秋老虎威力不减,但大体过完这阵,就是凉意袭来之时,所谓处暑过,暑气止,淡云辞夏,新凉迎秋,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其中,“天地始肃”最有深意。“肃”,战战兢兢,畏惧小心,却是在提醒人:应有恭敬心,持庄重意。

确实处暑过后,肺气旺,一不留神,就容易积痰成疾,燥气伤肺,在这期间,各种暑气、湿热、燥气混在一起,人很容易不适,身边很多朋友都被影响到了,皮肤紧绷,口干舌燥,上火便秘,呼吸不顺畅,这些都是燥气伤肺的表现。

《*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收敛,干燥是必然的,娇嫩的肺部本来就不耐寒热,因为又处于我们身体比较靠上的位置,我们鼻子和嘴巴呼吸进来的一切,无论燥气还是寒邪,都可能伤到肺。想要此时养好肺,这3宜3忌做好,排痰清肺气,让我们身体“润”起来。

宜:动能清肺

忌:敏感悲秋

生命在于运动,到了秋季依然别忘记,这3个动作,调理肺气,加强肺的宣法及肃降。

蹲一蹲,帮助养肺,将两腿分开与肩齐宽,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下蹲时躯干要保持笔直状态,臀部向身后撅起,下蹲的速度大致是5秒钟1次,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每日做20~30次为宜。

在这样的一蹲一起、一压一放、一冲一回的气血往复运动中,就像涮瓶子一样,使肺部气血得到反复冲洗,清除肺部一些有害的物质。

左右开弓似射雕,抒发胸气,调理肺气,梳理肝气,一个动作把心、肺、肝三气都调和了。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呬”字诀,《正统道藏洞神部》曰:“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指出了口吐“呬”字具有泄出肺之浊气、调理肺脏的作用。像是肺部不畅,经常气短咳嗽,哮喘,都可以常作呬字诀。

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

肺气虚弱的人对秋季的变化很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秋风冷雨,草木凋零,常在心中会觉得悲伤凄凉,产生抑郁情绪,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可见,注重调节精神多么重要,中老年人,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宽容豁达的性格,收神敛气,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可约上三五好友,结伴去乡下山野,登高望远,同时,笑能宣肺,多笑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可以驱除抑郁情绪,让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

同时沐浴也可益肺,处暑后勤沐浴,利于气血循环,让肺与皮毛的气血相通,沐浴前半小时先喝一些淡盐开水,沐浴时以浸泡为主,不要过分揉搓。

宜:排*清瘀

忌:乱贴秋膘

秋季气血收敛,很多人的胃口一下子好了,就想着吃些好的补一补,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补,补进去营养若是能被身体吸收,那自然最好,倘若吸收不了,就变成了垃圾,应了虚不受补这句话。

但虽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补,但所有人都适合清,清一清我们身体的垃圾*素瘀堵。

疏通肺经

顺着肺经按揉,只要有疼痛点就揉散它,按揉到不痛即可,如果嫌麻烦,可以通过拍打、刮痧的方式来疏通,顺序从上往下即可,拍打至手臂发热、发痒为佳。时间在早上起床后最好,每天10~15分钟。

在肘窝处可着重拍打,肘窝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和心经这三条经络通过,着力拍打很容易出痧,这是心肺的火气和*素。每条胳膊连续拍打5~10分钟,先拍左肘窝,再拍右肘窝,便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素反应物。

叩击胸部

宽胸理气,养护心肺,最好是晚饭后40分钟开始拍打,将五指并拢,用空心掌叩击胸部。既可单手拍(右手拍左胸,左手拍右胸),也可双手同时拍击两侧胸部。自上而下,可连续做30~40次。拍击时,口唇应微微张开,使气从口出。

我一般拍打用的是全硅胶拍痧板,拍上去更疼但是能深层次地疏通经络,每次刚开始拍打时都会很痛,忍过这一阵,拍打的部位便开始发红发热,有点发痒的感觉,不要停继续拍打下去,体内的这些浊物*素都会以痧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一次拍打时,有很大一块青紫色的痧,散出来之后就感觉胳膊没有那么酸麻了,大概过了三四天痧就会自动消失。

拍打完后,身体也会出现肠鸣或放屁的反应,不要憋着,把这些浊气排出来就达到了排*清瘀的目的,我每次拍打完过半小时左右必会上厕所。

这个拍痧板那这沉甸甸的有些分量,这样更容易作用于皮肤,太轻起不到排*的效果,我们用手拍打也一样,一定要用力拍打到位。板面上有很多凸起的点点,可以帮我们更深层次地刺激经络,一般肺经、腹股沟和腘腘窝这三处我是必拍的,其次就是哪里酸痛就拍打哪里。

这是当时拍完两天后的出痧情况,已经消退了一些,经常拍拍,身体很畅快。硅胶材质也不刺激皮肤,很结实耐用,手柄处还有专门刺激瘀堵点的部位,可以揉一揉按一按,都是不错的。

宜:散寒祛湿

忌:贪凉食冷

处暑有个习俗,是吃热不吃凉,吃酸不吃辣,这时候天气变化多端,中午也许还是高温难耐,到了晚上就变凉了,切忌不要吃太多冷凉的食物。最近气温也有了回升,晚上经常被热醒,迷迷糊糊就会打开空调,但第二天醒来总会腹泻,这就是寒气侵入腹部的表现。

像我们平时身体比较虚的朋友,还得养足正气,身体强了自然也不怕外界那些燥热邪气,如果最近开始就喷嚏不停,手脚冰凉或是腹泻的朋友们,南怀瑾大师的这个肚脐灸一定要尝试,老先生根据道家的脐灸法加以发扬,无论是阳虚还是上热下寒,体内寒湿*素多的,都可以试试看。

脾胃虚寒,湿气重,直接贴在肚脐,有的人贴完第二天就拉肚子,这是正常的排湿寒过程,不必惊慌,上热下寒,除了贴在肚脐处,在脚心的位置也得贴上,做到引火下行,就不容上火啦。

材料非常简单,用的就是基础的三味,温阳通经的艾草、调和诸味且安神的桂圆、散寒祛湿的花椒,把它们搅碎后捏成球,塞在肚脐中用医用贴封住即可,每晚睡前贴上,睡醒拿出,丝毫不耽误时间,而且贴上这个也防止晚上睡觉,开个窗户电扇,贼风从肚脐孔中进来了。

别小看肚脐,它很会吸收的。身体需要的就会吸收,不需要就不吸。这是南怀瑾大师在《我说参同契》中写到的,早在《*帝内经》中,古人就发掘了这个肚脐的强大,在肚脐处熏、蒸、灸、敷,以做养生。

反应快的,当天就会有肠鸣拉肚子,手脚发热。这款肚脐贴的用法也很简单,把肚脐丸放在膏贴中间,贴在肚脐上就行。建议一次敷贴8个小时左右,不要超过10小时。刚开始连续使用3天,贴3天后休1天。感觉身体明显改善后,改为2-3天一贴,或1周一贴。完全无不适了,就可以不贴了。

都是独立包装的,密封在玻璃瓶中,不用担心受潮问题,贴在身上晚上睡觉也察觉不出。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能用(孕妇除外)。但小朋友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般情况下,孩子体质都是纯阳的,不必贴。

南怀瑾肚脐贴家庭装送礼艾脐贴气艾草贴淘宝月销量70¥69购买

近来很多朋友问贴了之后身体会不会反应很大,就我自身而言,体内寒湿比较重,贴完第二天早上,就有便意想去厕所,会拉肚子,有长鸣,放屁,这些都是正常的排寒排湿,贴了差不多一个月,腹部摸上去不再是冰冰凉的,手脚也热了,大便开始形成规律。

还有一种皮肤敏感的情况,贴胶布的地方会发红发痒,这样我们可以用纱布代替,只要把这个球封在肚脐孔即可。用了一段时间,会觉得身体轻盈了很多,毕竟体内痰湿少了,污浊少了,精神就会好。

处暑后,肺气旺,这些清肺理气,祛湿排寒的小方法,帮助我们度过这燥气横生的秋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