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会患病,是因为六大邪气造成的,“风,暑,湿,寒,火,燥”。
其中湿气是邪气重最常见的,如果人体内的湿气堆积太多了无法及时排除,就会容易得病,那湿气重到底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危害呢?
一、都是湿气惹的祸
体内湿气重,身体会有8个表现,占的越多,湿邪越重。
1、头发油腻、耳内油腻——油上加油
2、面部油亮、眼袋明显——显得衰老
3、舌苔厚腻、边缘齿痕——舌体胖大
4、困倦嗜睡、四肢乏力——容易疲劳
5、小肚子大、减肥反弹——容易长胖
6、大便粘腻、排便不爽——毒素堆积
7、体型虚胖、大腹便便——痰湿体质
8、容易胃胀、消化不良——代谢变慢
湿气损伤阳气,伤害脾胃。让人笨重,发胖、浮肿、油腻,整天浑浑噩噩,提不起精神。
二、解决湿气的方法
01、拔罐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对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症也有疗效。
但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02、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在刮痧前一定要排除禁忌症,比如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同时孕妇腰骶部、腹部均不适宜刮痧。
此法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用专业手法治疗,不建议自己在家刮痧。
03、艾灸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行气通络,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扶阳固脱,拔毒泄热,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的作用。
艾灸主要借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因此,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一般不宜施灸。
另外,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亦不宜施灸。
04、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所以在祛湿时,经过中医辩证后服用汤剂,祛湿效果更好。
但中药汤剂熬煮过程比较繁琐,火候、剂量、药品等都不易掌握,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谨遵医嘱。
05、泡脚
泡脚是最普遍、最简单的祛湿方法。对于体内寒湿比较重的人来说,常泡脚可以有效祛除身体内的寒湿,从而让身体状态变得轻松。
泡脚带给身体的好处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泡脚的操作方式简单,因此成为了很多人在睡前必做的事情。
来源: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