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鞋匠的女儿冒充公主骗过了整个小镇,穿帮后 [复制链接]

1#

年复活节前的一个晚上,一位年轻女子走进了布里斯托尔以北8英里的村庄阿尔蒙德斯伯里。她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袍,脖子上有一条细布褶边,肩上披着一条黑红相间的披肩。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但从她蹒跚的步伐和略带疲惫的面容可以看出来她肯定赶了很远的路,而且现在一定很饥饿。

游荡了一会后,她敲开了村里皮匠家的门,用一种陌生的语言向他诉说着什么。虽然皮匠听不懂,但通过她的手势意识到她是在寻求食物和住所。然而,她不知道的是皮匠的妻子是村里有名的醋坛子,更何况是在如此的深夜里。

因此,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皮匠无法答应她留宿的请求,只得在给了她一些面包和牛奶后将她领到了负责“民政事务”的希尔先生那里。但是村民们怀疑她是一个外国乞丐,希尔先生也无法确定她是否属于被收容的对象,所以就把她带到了“书记兼法官”沃勒尔的家中。

身份之谜

沃勒尔夫妇素以善良而著称,尤其是沃勒尔夫人,女孩儿充满异国情调的外表一下就迷住了她。为了帮助她,沃勒尔先生用手势询问她是否有证明身份的东西。结果,她翻遍了口袋,除了几个六便士和一块包在亚麻布里的肥皂外,别无他物。

要命的是,其中一个六便士还是假的。在那个年代使用假币是重罪,最高可以判死刑。但是看女孩儿的表情,她好像并不了解这一点。随后,沃勒尔又仔细检查了她的手。发现她的手很软,皮肤很好,指甲也很干净。这说明了她没有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而且得到过很好的照顾。

尽管沃勒尔很同情她,但出于职业的原因,他无法窝藏一个有犯罪嫌疑的人。然而,沃勒尔夫人却不忍心让她露宿街头。于是,她就派人在村里的旅馆给他开了一间房。到了旅馆后,女孩儿对挂在墙上的一幅菠萝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喃喃地说着“阿那娜,阿那娜”,那表情就像是看到了家乡。过了几分钟,老板娘问她是否需要准备晚饭,她比划着说来一杯茶就好了。茶端上来后,她并没有马上饮用,而是用手捂住了一只眼睛反复地祷告着,完成后才一饮而尽。喝完后,她坚持自己清洗杯子。

洗完后,又重复了一遍上面的仪式才喝了第二杯茶。老板娘和她的女儿对女孩的举动感到很好奇,就偷偷地跟着她。到了房间后,她似乎对床感到很陌生,好像一点也不了解它的用途。只见她犹豫了一会儿后,直接趴在了地板上,不久就睡着了。

落难公主

第二天,老板娘将女孩儿的表现一五一十的禀报给了沃勒尔夫人,夫人感到越来越有趣了。于是,她决定请她回到自己的家中,誓要揭开她的身世之谜。在那段时间里,她对中国风格的家具和其他用品情有独钟,沃勒尔夫人甚至怀疑她来自于中国。

然而,她却长着一副欧洲人的面孔;有时会爬到房顶上祷告;不吃任何肉类,只吃蔬菜。更让人不解的是她说自己是“卡拉布公主”,是乘船来到英国的。尽管如此,沃勒尔仍然对这位有犯罪嫌疑的异国公主充满怀疑,不敢擅自做主。

最后,他决定按照程序将她送到布里斯托尔接受市长的审问。然而,市长除了能听懂“卡拉布公主”这个词外,其他一概不知。于是,按照程序,市长又医院,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在那里,神秘女孩受到了外国元首般的待遇。社会人员和语言学家们不断地前来探访,医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事情没有一点进展。

十天以后,一名葡萄牙旅行者来到了市长的办公室,声称他可以听懂女孩的语言。随后,他向市长翻译了她的故事:这是一个来自爪哇岛的公主,她被海盗从家乡劫走。在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险的旅程后,她在布里斯托尔海峡跳下船游到了岸边。

成名

故事成功地打消了市长的疑虑。然后,他下令沃勒尔将公主接回布里斯托尔,并嘱咐要好好对待。回到布里斯托尔的卡拉布公主用她独特的行为取悦了沃勒尔一家和各界的来访者。她为他们跳充满异国情调的舞蹈;还会自制弓箭,而且能在蘸满毒药的剑尖围起的栅栏中射中靶心;独处时赤身在湖中游泳。

每周都有无数的绅士和淑女慕名而来,一睹异国情调的失落公主。而公主也没让他们失望,她总是用愈来愈独特的行为和精致的语言来及时地回应,并向他们讲述自己传奇经历的完整剧本。她还用沃勒尔夫人提供的材料制作了一套精致的东方服装,并由专人为她画了肖像。

威尔金森博士甚至用《受电弓法》检测了她的语言,证实了她确实来自于东方。更有趣的是,博士还在她的后脑上发现了一个疤痕,认为它是东方外科手术留下的。就这样,卡拉布火了,报纸开始不断地报道她。

反转

两个月后的一天,布里斯托尔一家旅馆的女老板在报纸上看到了她的照片。她马上意识到,这个女孩就是半年之前,用奇怪的语言欺骗了她和她的女儿的那个人。与此同时,沃勒尔将卡拉布的“手写语言”送到了牛津大学进行分析。学者们认为这根本不是印尼语,完全是“胡编乱造”的。

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卡拉布公主的谎言被拆穿了。事实证明,她来自德文郡威瑟里奇,名叫玛丽·威尔科克斯,是一位鞋匠的女儿。后脑上的疤痕是为了降低脑部温度而采取的“湿拔罐”(类似于刮痧)手术留下的。葡萄牙旅行者是她的同谋。

事已至此,玛丽也别无善法,她已经做好了接受法律制裁的准备。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沃勒尔一家并没有把她投进监狱,而是选择了出资送她去美国。在美国剧情再一次反转,玛丽不仅没有被视为诈骗犯,而且还被誉为“欺骗了上流社会的工人阶级英雄”。

以至于她的“流放”过程都被赋予了传奇色彩。一篇杂志报道说,玛丽的船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她被冲到了圣赫勒拿岛,并与拿破仑有过一面之缘。

尾声

玛丽以“卡拉布公主”的身份在美国待了七年。她最后一次出现在聚光灯下是在伦敦的一家画廊,人们必须付出一先令的代价才可以见到她。此后,她回到了布里斯托尔,与一位比她大10岁的男人结了婚。并在贝德明斯特开了一家公司,做水蛭的进出口贸易,直至年去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