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论南方北方。都受到了台风影响,暴雨侵袭,内涝严重,天灾之后,病毒细菌容易滋生,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卫生,以及在水里泡久了,寒从脚底生,一定要注意排湿排寒,在没有急救东西时,依靠我们自身的能力,排湿寒,护阳气。
这4个方法平时都能用到,暴雨来袭无法出门,在家练一练,护住阳气。
方法一:推腹——玉带环腰起元术
双手合十,指尖向前,掌跟顶住肚脐用力向两侧推,推到腰的两侧时,手背与后腰的命门穴(肚脐跟后腰正对的位置)相对。从命门穴开始,手背向腰两侧推回来。反复推5到10分钟,最好推到带脉发热为止。这样能有效打通带脉,畅通整体经络,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如果平时小肚子较大,可以重点多刺激一下带脉,方法可以参考下图,把腹部推揉柔软,才是一个“健康的肚子”。
最后揉腹,双手以肚脐为中心,先逆后顺各揉36圈,有条件的话早中晚各一次,没时间一定睡前揉一揉,饭后1小时内别揉腹。
如果腹泻要逆时针揉腹,便秘顺时针揉腹,切记!腹部的按摩可以排出腹部的湿气寒气,对于暴雨天,湿气入腹,疼痛都有帮助。
方法二:捂暖大椎+身体受寒调养法
大椎是我们人体气血的总开关,也是一个散热口,更是容易进寒湿的地方,暴雨时,虚邪贼风很多,吹了大椎人就会头晕头痛甚至发热,洗澡时,我们可以用温热的水先冲大椎,全身都非常暖和。
受灾地区停电停水,洗澡都成了问题,那可以把手掌搓热,捂在大椎上,能让全身的气血活络起来,如果身体发热,也可以采取物理方法,有陶瓷勺子或是刮痧板,把大椎穴呈十字来回推刮,有一定散热降温的作用。
如果头疼,可以拿个勺子柄或是自己的手指,按揉合谷穴,31次,上下来回滑动点按31次为佳。(两只手都要点按),31次点按完后,深呼吸吐出一口气,吐3次气。因为我们身体有气道,这一口气是把体内的浊气、寒气都给放出来。
其次,找到太阳穴,可以沿着一侧的太阳穴沿着发际线推到另一侧的太阳穴,推刮7次为佳。
鼻塞可以点住鼻根的位置,有酸胀麻的感觉即可,轻轻点按,不要用力,会感觉到有一个硬结,次数也是31次为佳,同样做完后吐3口气,鼻子瞬间通气。气血是人体的美容师,这样把通道给按揉通畅了,气血供给了面部,面色也会红润。
最后再利用大热克寒的原理,弄一块温热的毛巾,不烫手的温度即可,但要保持热度(五六十度左右),围在脖子一周,热气进去了,寒气就逼出来了。
方法三:双手握固,辟邪气
洪水之后,很多人惊魂未定,我们也要护住正气,定住魂魄。可以学习婴儿的握拳方法,婴儿不同于成年人,我们握拳大拇指在外,而婴儿则是拇指在里,其余四个手指在外,大拇指的指尖和无名指的根部相抵,其余四指回握。这种手势,就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握固。
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诸病源候论》
道家中有讲,婴儿身体柔弱,但不受外界邪气侵害,就是因为双手固握,正所谓,“攥拳怒目生力气”,攥拳的方法就是握固,握固法能“定魂魄、辟邪气”。
如果觉得心怦怦跳,惊魂未定时,可以用这种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方法四:八段锦,通活全身气血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通过两手交叉上托,缓慢向上用力伸拉,同时保持一定时间和次数,可以调畅三焦,调和人体的气血。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通过展肩扩胸动作,可以刺激人体督脉和背部的相关腧穴。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通过左右手臂松紧结合地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从而牵拉脾胃中焦肝胆,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种情绪过度变化对人体的伤害。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怒目瞪眼”可有效刺激肝经,使肝气疏泻,有强健筋骨的功用。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脚趾用力抓地,可有效刺激下肢的经脉,调节对应的脏腑。
如果觉得八段锦动作太多,可以重点记住最后一式,跺脚。用把空塑料瓶踩扁的力道即可,每天早上3~5分钟,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排出湿寒。
这4种方法不用借助别的,依靠自己即可,如果身边有姜,也可以吃点姜片驱寒排湿,对于暴雨后受寒很有帮助。
姜性温热,味道又辛辣,吃上一口,全身都暖暖的,尤其腹部着凉,每天吃点姜,温暖脾胃,把脾胃中的寒气驱散。
如果怕上火,可以试试用醋腌制过后再吃,醋是酸的,酸性有收敛的作用,可以收敛姜的热性,让姜变得平和起来,但又保留住了姜温阳的性质。
做法:
1.用鲜嫩姜,洗净,晾干水分,然后把生姜切成较匀称的薄片;
2.选用老陈醋把切好的姜放到玻璃瓶子或陶瓷容器里,注意不要用塑料的,随后把醋倒入容器,醋要没过姜片,喜欢吃甜口的可以加点白砂糖,然后用保鲜膜封口,上盖;
3.高温天最好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贮存3~5天,每天早、中餐各吃2片,也不要多吃。
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个2~3片,这一天的阳气都够了,早晨7~9点是气血流注胃经的时候,这时候吃,最能升阳,温暖脾胃,打开一天的食欲,食欲不佳的,早上来两片非常棒。
入口姜和醋完全融为一体,很脆,酸中带着微辣,入口嚼一嚼,一股温热就在口中化开了,顺着喉咙慢慢到胃中,暖暖的,特别舒服,如果吃完了姜,这个醋也别丢,比如我们吃得太油太腻或是拉肚子时候,可以喝上一点。
如果没有时间自己做,那么可以试试商城的这款醋泡姜,开盖即食,对比了不下10家的供货商,试吃之后,都说不错,配料很简单,只有铜陵白姜、酿造食醋、白砂糖、食用盐和水,良心手作,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放心吃。
如果吃不惯醋泡姜,也可以试试甜丝丝的糖冰姜,也就是红糖或是白糖姜片。
材料:生姜克、红糖克。
做法:生姜清洗干净后切成细丝。无油干净的炒锅中倒入红糖和少许清水,将红糖溶解。倒入姜丝,中火炒到糖浆冒出大泡,转成小火翻炒。当看到锅边出现一些糖霜,姜丝粘在一起时关火。继续不停地炒制,姜丝慢慢变干,上面裹满糖霜时就可以了,分装在小袋子里密封,随身携带,方便又健康。
这个甜丝丝的姜片特别适合不爱吃姜但体内湿寒重,伤了脾胃的朋友,姜味没有那么大,被红糖包裹了,入口首先尝到的是红糖的甜,等到红糖慢慢化了,姜味才出来,可以含着吃,也可以嚼着吃,这股姜的微辣与甜,顺着喉咙进入到脾胃,暖暖的特别舒服。
如果懒得自己做,也可以试试商城的这款,有红糖和白糖两种口味,用的是铜陵白姜,姜味很足,薄厚均匀的姜片,口感更好,炒糖和姜的都是几十年手艺的老师傅,火候精准,红糖用的是云南苗族的,味道地道,扶正祛邪,固本培元。
每一小包都是真空包装,干净卫生,出门时候带着也方便,每天一包吃着也不浪费。
最近多地暴雨,大家注意安全,台风天尽量避免外出,囤好食物,在家可以有空可以做做上面四种排湿寒的方法,气血畅通,有了一定自愈力,才能安稳度过这个寒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