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我们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几乎天天都需要洗澡,洗澡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可以帮助我们去除皮肤上的汗液污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体消除疲劳,能舒活筋骨,去寒气,提高睡眠质量。但是春夏秋冬,无论哪个季节,洗澡的水温都应该控制在35-45度左右,不宜过高,洗澡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夏天可以一天洗一次,冬天保持二到三天的洗澡频率。冬天皮肤本来就干燥,若洗得太频繁,就会破坏油脂,使皮肤更干燥,出现皮肤发痒,让皮肤提早老化。当然每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洗澡频率。但是洗澡也有禁忌,下面我就具体给大家介绍下吧。
5种情况不宜洗澡,看看你有没有中招?早知道,早受益
1、醉酒后不宜洗澡
人要喝酒后,心跳会加快,尤其是醉酒之后,若这个时候洗澡,就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不利。喝酒太多,会抑制肝脏的活力,使其不能及时分泌人体所需要的糖分,而洗澡需要消耗葡萄糖,醉酒后洗澡,会出现低血糖的反应。因此最好等醒酒后再洗澡。
2、运动大汗之后不要立即洗澡
运动之后,身体排出了很多毒素垃圾,身上也流了很多汗渍,这个时候就特别想洗澡。但是这个时候身体皮肤的毛孔都是打开的,洗澡容易使水湿顺着毛孔进入体内,引起湿气重。所以最好等到汗止住以后,再洗澡。
3、胃里空空、饥饿的情况下不宜洗澡
洗澡需要大量的能量以及葡萄糖,而胃里空空又特别饥饿的时候,糖分不能及时供应,人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低血糖的反应。
4、发高烧时不宜洗澡
人在发烧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积极备战,努力抵抗病毒,比平时所消耗的能量更大,因此身体非常虚弱,不及洗澡。但是家人可以用温水擦拭,进行被动的物理降温。
5、刮痧拔罐之后
刮痧以及拔罐都是近年来最受人们欢迎的保健方式。换一句而言,这种方式对皮肤是一种“虐待”,皮肤很受伤,至少在12小时内,不宜碰水,以免造成皮肤上的不适。
以上这5种情况下,不宜洗澡,你中了几个呢?洗澡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事,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洗得舒服、洗得健康,首先要保证浴室干净、舒服,洗澡前可以喝一杯温开水,补充洗澡时所消耗的水分,对皮肤更好,另一方面,尽量选择弱酸性的洗护用品。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