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051078.html治未病中心徐志驰主任教你二十四节气养生
专家简介
徐志驰
中医治未病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医院从事临床一线的诊疗工作,医院中医科主任、治未病科主任。医院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在广州中医院进修1年,曾师从国内“刮痧圣手”李道*、脐针创始人齐永学习。参与组织市级科研课题3项,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篇。擅长运用中药汤剂、药膳、针灸、刮痧、刺血等中医传统疗法从体质整体调养入手,解决各种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体虚易感、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久咳、汗证、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小儿疳积、青少年近视等问题,指导日常健康调理及疾病预防调护。专家门诊时间:除周二、周四上午外,其余上班时间均出诊出诊地点:三楼传统疗法区
“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自此而春木之气始至。
《*帝内经》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后潜藏的阳气开始生发,需要充足的阳气,故立春后养生以养阳为原则。又因五脏中肝属木,故立春后养生宜养肝。
立春养生
早睡早起,春不减衣
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首先提倡的是早睡早起,规律起居,体内阳气生发才能与自然顺应,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后气温开始回升,但由于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春寒会损伤初生的阳气,不利于养阳。
少酸多甘,疏肝健脾
《千金要方》提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饮食上可以多食用气味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温食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莲子、粳米等。同时应当减少酸性食物摄入,如海鱼、虾、螃蟹等。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阳气郁结在内,气机不畅,而生病变。
闲散和缓,戒躁戒怒
立春季节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亦为厥阴风木,两者相得,易助长肝木之气,同时也容易刑克脾土之气。故立春后心理疾病的患者都会有所增多,多为焦虑症、躁狂症等病,同时脾胃疾病患者也会有所增多。“肝在志为怒”,故立春时节应戒躁戒怒,多听和缓的音乐,保持心情舒畅。早晨起床后到户外散步,做一些伸展的运动,均以开散、缓慢的节奏为主,有利于养阳、养肝。
立春保健要穴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该穴有健脾和胃,升降气机,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的作用。按揉足三里有利于立春时节防治脾胃疾病。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该穴有健脾理血,益肾平肝的作用。按揉三阴交既可以防治立春时节的脾胃疾病,同时能养肝疏肝。
太冲穴
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该穴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平肝熄风、降逆止呕、滋养肝阴等作用。可用于防治立春时节肝气郁结所致焦虑症、躁狂症等。
医院推荐养生产品
1、舒心宁神茶
功效与主治:补益心脾、行气解郁。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仲,健忘失眠等。全年适用。
2、养肝汤
功效与主治: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益胃生津的功效。全年适用,尤其适合经常熬夜、有口腔溃疡症状人群。
3、护胃健脾膏
功效与主治:健脾养胃。适用于脾虚,面色萎*、食欲减退、腹胀、大便溏稀等。
治未病中心简介
医院治未病中心成立于年,是省级中西医结合治未病重点建设专科,医院治未病中心的技术支持。目前治未病中心有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3名,硕士4名。我中心一直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原则,运用中药、针刺、艾灸、铜砭刮痧、刺血、拔罐、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沐足、膏方调护、药膳指导、养生茶饮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常年为内科常见病症(高血压、慢性胃肠炎、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头晕头痛、腰痛、感冒咳嗽、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调养方案。健康-撰稿:苏妹英排版:Mi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