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人手上都长这种透明的小水泡,这种透明小水泡建议不要挤破,因为挤破会越长越多,又痛又痒,这个在中医上称为是汗疱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汗疱疹的主要形成,就是体内的湿气过重,手上就会出现一些小水泡并且轻微瘙痒。
除了汗疱疹还有以下症状也是湿气过重!
1
头脸油腻,面色苍白,毛发粗糙易脱落;
2
脸上长痘、长斑、内分泌失调;
3
眼袋下垂、耳内潮湿、舌头边缘有锯齿;
4
小肚子大、浮肿肥胖、减也减不掉;
5
浑身无力、常感疲倦、精力不集中;
6
睡觉流口水、打呼口臭、咳嗽痰多、大便粘稠不通畅;
7
房事机能衰退,质量低。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的1-2条,你就要注意了,说明你体内可能有湿气。
如何祛湿?
一、背部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二、艾灸养生,祛湿补阳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调理疾病的方法,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祛湿。
艾灸取穴
1、关元穴:
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艾灸时间20-30分钟。
2、命门穴:
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艾灸时间10-15分钟。
3、中脘穴:
坚持艾灸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艾灸时间10-15分钟。
4、足三里穴:
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艾灸时间10-15分钟。
5、丰隆穴:
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灸30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中医认为湿气是万病之源,会恶化和诱发很多恶性疾病,绝非虚言。艾灸能够开郁祛湿、升补阳气,坚持艾灸能够快速运化湿气,蒸腾湿气。用艾灸将体内盘踞的湿气排出体外就像太阳蒸发水气一样简单!为了身体的健康,拒绝湿气重的身体,建议坚持长期艾灸调理。健康拓展
1、月经量少,最可怕的是什么?
2、这十五个艾灸入门知识点,不知道的人最好别开始灸~
3、这样咬咬舌,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90%的人不知道!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