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刮痧板的选择
1、水牛角刮痧板是最常用的,具有清热解*、软坚散结、活血止痛、解热镇凉的作用,多用于一些热证或者实证患者。
2、玉石类刮痧板具有润肤生肌、清热解*、镇静安神、辟邪散浊的作用,主要用于面部刮拭,用完后要注意清洁;避免碰撞;避免与化学试剂接触。
3、砭石类刮痧板采用的材质是泗滨浮石,这种石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红外辐射频带极宽,能使局部皮肤增温,具有镇惊、安神、袪寒的作用,适用于寒证、阴证、癫痫等。
▼刮痧介质
效应:
?对皮肤的润滑、保护作用
?增强皮肤渗透作用
?含药刮痧介质——
1通过中医辨病辨证选择后作用于局部皮肤,其中的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经皮吸收,在经络的作用下运行周身发挥治疗作用。
2通过人体体表穴位吸收药物,再通过经络的运行使药物达到相关脏腑,在药物与经络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调节脏腑机能以治疗疾病。
3中医治疗在于明阴阳五行,识脏腑经络,辨寒热虚实,分标本缓急,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
介质选择:
液体类:主要有凉开水、植物油(如芝麻油、茶籽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药油(如红花油、跌打损伤油、风湿油)等,不仅可防止刮痧板划伤皮肤,还可起到滋润皮肤、开泄毛孔,活血行气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中草药,煎成药液,根据病情选用;注意事项:刮痧油宜避火使用和保存。
乳膏类:选用质地细腻的膏状物质,如凡士林、润肤霜、蛇油、扶他林乳膏等。亦可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芳香开窍等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成乳膏剂使用;宜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刮痧介质,含药刮痧介质通过中医辨病辨证选择后作用于局部皮肤,其中的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经皮吸收,在经络的作用下运行周身发挥治疗作用。
▼刮痧方法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驱邪。
▼作用原理
1、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2、祛除邪气,促进新陈代谢
3、调整阴阳,增强免疫力
优点
操作简单方便
起效快
无*副作用
临床运用广泛
▼面部刮痧
先清洁皮肤,再均匀涂抹润肤乳,按照额头、眼周、面颊、口周、鼻部、下颌的顺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从面部中间向两侧沿肌肉纹理走向或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在色斑、痛点处采用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阳、印堂、迎香、颧髎、承泣、四白、承浆、大迎、颊车及*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缓慢柔和,力度均匀平稳,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求出痧。
▼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编辑:陈慧)
*莺教授坐诊时间
1.成医院
星期一上、下午;星期二上午;
星期五上午;星期天上、下午
2.成都全医堂(金沙馆)
星期二17:3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