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节气中的大暑。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太阳到达*经度。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俗话说“热在三伏”,而大暑正处于三伏里的中伏,也基本是全国各地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
喝喝茶,消暑祛湿又暖胃
大暑时期气候炎热,很易伤津耗气。又正值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所以最主要的养生内容是清热、解暑、养心。
由于大暑天气较炎热,饮食应清淡营养,优先选取清热消暑的食物,可多喝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有清热祛暑、利尿消肿作用。要少吃辛辣油腻的辣椒、牛肉、羊肉、狗肉等食物。
除此之外,暑热时节,容易耗气伤阴,应以益气养阴为主,不宜过多进补,尤其是性温、热、燥的补品,如人参、鹿茸、当归等。另外,民间有一种说法,大暑时节要给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吃童子鸡进补。
2、防中暑的同时还需要”防阴暑“
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气候闷热,人易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有以上症状就可能是中暑了。预防中暑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还切记尽量不要在白天高温时外出,若在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还随身准备藿香正气液、清凉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刮刮痧,解暑热、防中暑
中暑在中医叫“发痧”,是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如果有轻微中暑情况者,可用简易的刮痧来处理。取穴:取合谷、内关、曲池、大椎四穴。方法:在上述穴位的大致位置,以45度角,从上往下刮拭,每个穴位3~5分钟,以出痧为度(不硬性强求出痧)。若没有刮痧板,或刮痧油,可利用身边器物,如梳子、勺子等钝圆物品代替刮痧板,用食用油、润乳油、润乳露或清水,代替刮痧油。若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感时,可加刮“足三里”一穴。温馨提示:刮痧仅能起预防和缓解作用,情况严重者,医院就诊。
泡泡脚,温阳散寒
泡脚不是冬天的专利,事实上,夏天也是泡脚的时节。夏日泡脚,照样可疏通经脉、扶阳驱寒。辅以温热的药材,如生姜、艾叶、桂皮等,补阳效果更佳。推荐两个泡脚方:吴茱萸白醋方方法:吴茱萸15克煎汁,再加入毫升温水、毫升白醋,每天泡一次,每次20分钟。功效:适用于失眠多梦、高血压等症。生姜艾叶方方法:生姜(留皮)克,艾叶30克,洗净捣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20~30分钟即可。待水自然温热后,泡20分钟即可,睡前泡,效果更佳。功效:疏风散寒,温经除湿,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产后风、湿疹瘙痒等症。
往期推荐
生姜妙处多!快看起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