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四不要媳妇,你到底想要什么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3/4/14 20:16:00
北京关于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来源:农村青年杂志」

从山东富庶的百强县嫁到河南贫困县中的贫困村;从北京月入两万元的外企白领到农村里的养猪能手;从拿最低工资的村官到用自己的孝爱撑起一个家:“80后”外来媳妇王霞的每一步都让人赞叹。如今,入选“中国好人榜”的王霞正带领乡亲们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四不要”媳妇,你到底想要什么

——记王霞

原载于《农村青年》年第6期

文/陈锁贵

两岁的儿子不认娘

故事要从年11月的一个电话讲起。

那天晚上,王霞拨通了丈夫老家的电话,想和两岁的儿子说说话。没想到,儿子用拉着长音的河南话问她:“恁是谁呀?”王霞说:“我是妈妈呀!”电话那边来了一句:“俺不认识你!”

王霞的心里非常难受。她留在北京继续打拼,是让儿子将来能有好的生活。为了儿子,她应聘到一家生产玩具的外资企业,一步步做到培训讲师的位置,月薪达两万元。然而,钱挣得越来越多,儿子却和她越来越疏远。她问自己,这样的打拼又有什么意义?

给婆婆梳头

王霞是山东诸城人,家里比较富裕。当年,她读大学时认识了马飞。马飞以一手好字及出众的文采征服了她,两颗年轻的心贴到一起。当决定嫁给马飞时,她跟他回了一趟河南老家。正是这次准媳妇回婆家,她见识到什么叫贫穷。

马飞的老家甘湾村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跟着他走到村头就没路了,眼前泥泞不堪。他用猪八戒背媳妇的方式把她背回家。而他的家更让她惊讶:没有玻璃的木头窗棂,黑乎乎的柴火大灶台,嘎吱嘎吱作响的水压井,只有一个昏暗灯泡的堂屋……

然而,她又被他的父母所感动。婆婆怕家穷留不住准儿媳,把养的鸡、鸭、猪都杀了,竭尽所能拿最好的东西款待她。

面对马飞贫寒的家境,王霞也犹豫过,但她很快坚定了和马飞结婚的决心:马飞勤奋踏实,又有头脑,只要两人努力去干,贫困是能改变的。得知父母不同意她的婚事,她带马飞回到自己家。那天,王霞家的所有亲友都到了,围着马飞问这问那。山东人酒量大,马飞酒量不行,但他即便喝得意识模糊,仍然憨笑着坚持陪在现场,让王霞的亲友直夸马飞实在可靠,值得托付。

父亲把户口本交给女儿时,板着面孔说:“你选择的婚事,将来吃糠咽菜也别怪父母!”

就这样,王霞从全国百强县嫁到了贫困县里的贫困村。她不要一分钱彩礼,不要酒席,不要车,不要房子,村民都觉得不可思议,称她是“四不要的傻媳妇”。

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王霞和马飞到北京打拼。正当两人的事业进入上升期,丈夫忽闻姥爷病重住院。孝比天大,马飞决定辞职回去照顾老人,让王霞留在北京。

回到老家的马飞每天都和妻子通电话,讲完老人讲孩子。王霞一直与幼小的儿子聚少离多。儿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她都不在,留下很多遗憾,也有了那个儿子不认娘的电话。

年,王霞回河南婆家过春节,了解到甘湾村已被列入精准扶贫名单,*府要帮助村民脱贫,心情很激动。她觉得,在北京挣钱再多也会有个终点,不如早点回家创业,还能帮丈夫照顾家人。

昔日白领当起猪倌

辞职后的王霞回到丈夫身边,两人并肩挑起家庭重担。医院,水米不进,奄奄一息。王霞日夜守护在病床边,用小勺把流食一点一点地喂给姥爷。老人吐出的胆汁又腥又臭,王霞不嫌不弃,像哄孩子一样说:“姥爷,您快点好起来,我们带您去北京看天安门!”

帮猪仔吃奶

姥爷受到鼓舞,积极配合治疗,竟然奇迹般康复。王霞兑现诺言,和丈夫带姥爷去北京玩了几天。回来后,姥爷见人就说:“这辈子去了北京,不白活了。”姥姥76岁那年,感慨一辈子没见过大海。王霞和丈夫又带姥姥到天津塘沽看海,圆了姥姥的梦。

王霞的婆婆因劳累过度落下一身病。为了替婆婆减轻病痛,医院和按摩店学刮痧拔罐,还自学梅花针,一遍遍地在自己的腿上扎,直到感觉有效果才给婆婆治疗。为了让婆婆吃好,她考下了高级营养师证。

在协助丈夫照料老人的同时,王霞积极投身创业,建起村里第一个养猪场。为了做个养殖能手,她从零基础开始学养猪。第一次给猪打针时,她被猪拱得摔个仰面朝天,疼得泪水直流。后来,她不但能给猪治病,还能给母猪接生。

年,王霞扩大养猪规模,没料到猪肉价格暴跌,养殖场赔了几十万元。见家人个个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她笑着说:“发愁管啥用,成功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年,因为疫情,王霞再遭打击,负债累累。不服输的她让丈夫到自己的娘家山东诸城打工,帮父亲搞蔬菜批发。她对他说:“你放心地去吧,家里的猪场交给我。”四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多头孕产母猪和几百个猪仔的喂养打理,所有的事情都落在她的肩上。每天累得骨头像散了架,她却从未叫过苦。

几头母猪脱肛需要缝合,她从没干过,便打电话向在山东的丈夫求助。婆婆替她拿着手机,她照着丈夫在视频里的指点给母猪缝合。手法不熟,针头戳疼了猪屁股,喷出的粪便溅了她一脸。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难啊。洗了一把脸,深吸了一口气,安慰了几句公公和婆婆,她又干了起来。

屡败屡战,在积累教训的同时,她也积累了经验。年,她再次贷款扩大养猪规模。这一年,行情看涨,她的猪场出栏近头。王霞终于打了个翻身仗。

融入乡村振兴洪流

事业红火了,她没有忘记贫困的乡亲。

杨纪周老汉是村里的贫困户,*府资助他一头母猪。杨老汉没文化,又不懂技术,喂了一年仍不能繁殖。王霞主动上门进行指导,免费赠送兽药和饲料。不久,杨老汉的母猪一窝生了14个仔。他买了一箱方便面去感谢王霞,王霞哪能收杨老汉的礼呢。第二天,她带上那箱方便面,又挑选了两个最好的母猪苗,笑吟吟地走进杨老汉家。如今,杨老汉家的猪仔每年都能给他带来两万元的收入,让他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村里的养猪户都把王霞当成“保护神”。一天夜里,暴雨倾盆,村民徐进良家的猪高烧不退。临产母猪最怕高烧,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流产。由于雨下得太大,道路泥泞难走,兽医无法来治。徐进良跑到王霞家求助。王霞毫不犹豫地穿上雨衣……结果,徐进良的猪退烧了,王霞却因为淋雨受凉发起了高烧。

生态养殖一直是王霞的理念。乡亲们的猪还在吃剩汤剩饭时,她已经引进种植了苜蓿草、菊苣草、墨西哥玉米草作为猪饲料。很多农户笑道:好好的地,不种经济作物却种草,真是傻得可以。在村民看来,猪只有多吃粮食才更肥更壮。为了帮大家改变观念、科学养猪,王霞费尽口舌,毫无保留地传授养猪经验。

年,甘湾村的脱贫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天,支书找到王霞,说村里急需一个懂电脑的信息员,希望她能出任。当时,她的养殖场已经发展到孕产母猪近百头,正是最忙的时候;而且,谁都知道村官工资低、事情多、不好干。面对支书盼望的眼神,王霞吐出一个字:“中!”她认为,作为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为脱贫工作贡献力量“是分内的事”。

信息员要经常进行走访。为了掌握详实准确的情况,王霞学会了河南话。有段时间,因为要录入信息,她每次都忙到凌晨一点多钟才回家。从村委会往回走,要经过几座坟头,平时很多村民都不敢走这条夜路,王霞却丝毫不发怵。她开始还借助手机电筒照路,后来摸着黑也能疾步如飞。村里的婶子大娘问她害不害怕?她大大咧咧地说:“只要做人坦荡,没啥可怕的!”

王霞的村官日志

年6月,甘湾村进行换届选举,王霞的名字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最后,众望所归,她以满票当选村两委委员。光阴荏苒,她为村里的脱贫攻坚积极奔走,献计献策;与此同时,她的养殖场年出栏猪仔稳定在头,生态养殖种植试验田发展到0多亩,带动村里23家贫困户38人就业。她用女性的善良和坚韧,活成了一棵为家人、村民遮风挡雨的大树;她也用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激励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融入乡村振兴的洪流。为此,她被评为新蔡县十佳好媳妇、驻马店市道德模范、第三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荣登“中国好人榜”。这个曾经的“四不要”媳妇,以真情奉献获得了她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村民日益幸福的生活……

终审:李师东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不要媳妇,你到底想要什么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