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个冬天,省着点用自己,别耗散自己的阳气
TUhjnbcbe - 2023/9/7 21:35:00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所谓的冬藏,就是让阳气老老实实充满在身体中,别去打扰它。

忌:反季蔬果

冬吃萝卜,应时而食,不仅相得益彰,还会平衡体内的阴阳。

「不时,不食」,反季蔬果,其实只是有其形,而无其质的。徒有一个外表,却少了一股自然之气。吃了不仅得不到「气」,得不到「味」,反而消耗人体阳气去消化它。比如在冬天吃西瓜、寒凉的瓜苗,硬邦邦的西红柿。特别是北方,天寒地冻,本来是没有绿叶蔬菜的。

如果要吃,也不能像应季的吃法一样生吃凉拌,要加热、炒熟,减少它的寒凉之性。

吃什么:

冬季吃这些反季节的蔬菜,建议不要凉拌,要加热,彻底烹制熟再吃,减少它的寒凉之性。建议冬天多吃一些土豆、山药、萝卜等物,土生土长,最得土气,补养身体最好。

特别是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的朋友,冬天避免生冷寒食和一些反季的蔬果,多吃一些脾胃喜欢的食物。比如山药、白扁豆、茯苓等。

分享2道健脾养胃,适合冬天吃的食谱,简单好做。

1.怀山药粥——补脾养胃

做法:山药、粳米、枸杞,最好用怀山药,健脾效果更好,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粳米洗净,枸杞冲洗一下,山药和粳米先加倒入锅中加水煮沸,炖煮20分钟后,加入枸杞,再煮5~10分钟即可。(注意枸杞不要一开始放,长时间高温熬煮容易丧失本身的营养)

2.八珍糕——健脾养胃

做法:糯米粉克、粳米粉克、熟薏仁米50克、莲子50克、白芡实50克、白扁豆50克、淮山药50克、茯苓50克、*参5克、白糖克(可不加)。把上述所有食材研磨成粉,混合后加水和面,之后用模具压成花型,上锅蒸0~40分钟即可。

别觉得这一款糕点需要这么多食材麻烦,这是经过明代御医精心研制搭配后的成果,专为当时脾胃虚弱的皇子研制,古人对于食材的搭配非常讲究,尤其是这位精通各类草本食材特性的老御医。

*参是补脾肺气的,脾肺气虚、气血两虚都适合;白扁豆是补脾和中,也是补气健脾的,还有化湿的作用;怀山药益气养阴;茯苓健脾祛湿,还能宁心安神,能祛邪,又能扶正气;薏米健脾祛湿还有清热的作用;莲子补脾止泻,能养心血,益肾气,能安神;芡实健脾止泻。

所以这一块小小的糕点,既能健脾祛湿,又能滋阴和中,有升有降,有补有泄,一点都不滋腻。若是觉得制作麻烦,也可以备上几盒这种即食的糕点——茯渭糕。

在八珍糕的配方上加以升级,配有糯米、大枣、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麦芽糖、亚麻籽油,把原有配方中的*参换为更为补益元气的人参,还添加了有疏散行气特性的麦芽,有助于疏通我们脾胃内的积滞住的气。

而且把传统的砂糖制糕换成了更为健康的麦芽糖和亚麻籽油,低脂低糖更健康,用糯米粉去调和,制作出来的糕点软软QQ,像很多中老年人,牙齿松动,吃不了太硬的,这种软糯的糕点就很适合,咬着嚼着不费劲,而且亚麻籽油对呵护身体也非常有益。

采用低温烘焙的方法,软糯中带有淡淡的参味儿和甘甜味儿,用手轻轻一掰就开,比自制的口感更好。

精致小包装,干净卫生,随吃随开,不担心受潮,每天1~2颗,饭前或是饭后吃都可以,在冬天吃一些这种用蕴含四时之气的果实做成的糕点,补养伏藏的效果也会更好,养好脾胃,培元固本。

忌:夜跑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入冬后,阳气是要收要藏的,我们当静以藏阳,而不能剧烈运动以耗阳散阳。大汗淋漓的运动,让身体消耗阳气。如果是晚上运动,大汗淋漓,不仅伤阳,更会伤阴——损伤肾阴。时间长了,便会长痘,疲乏,脱发,失眠,一副肾阴虚的样子。

怎样动:

冬天的运动,尽量选在上午,太阳出来之后,人的阳气也随着太阳生发,此时身披阳光,做运动是最好的。

或者是在下午,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也可以散步,瑜伽,拉伸,慢跑。无论什么运动,生发阳气,流通气血,微微发热,蒙蒙出汗就可以了。避免在睡前两个小时大汗淋漓的夜跑,撸铁,健身。

忌:其他耗阳之举

频繁洗澡:洗澡是打开身体的太阳,让阳气外泄,冬天少洗点澡,那些为了习惯而洗的澡,可以用擦身来代替。洗完澡要马上擦干净,洗过头发马上吹干,头发的湿气在蒸发的时候,会带走头部的大量阳气,时间长了,还会偏头痛。这就像淋雨湿身的时候,要把衣服马上换掉,不然就是靠着自身的阳气去把衣服蒸干一样,白白浪费宝贵的阳气啊。

拔罐,刮痧:单纯为了保健或是减肥,则违背养收原则,特别是体虚之人,来年春天容易感到气血不足,头晕目眩。如果有病痛,拔罐不要超过20分钟,拔罐过久消耗气血。

汗蒸:桑拿和汗蒸必然大汗淋漓,过多的出汗则导致阳气过多外泄,有违冬藏。如果一定要桑拿,最好在白天进行,白天为阳,晚上为阴,晚上是更应该收敛的时候。

相比于拔罐、桑拿、汗蒸,这里有一种更适合冬季的养生方式——泡脚。

华佗《足心道》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泡脚非常温和,也不会让我们的身体开泄过度,家中老人若是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不但睡眠质量会提高,还能驱除寒冷,若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生姜和艾叶,温经散寒的作用更强。

我们在泡脚时,时间不能过长,水温也不要过高,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泡脚时间以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汗。时间在晚上7~9点为宜,此时肾经气血最衰弱,足底会因为温水的刺激,气血流动会加速,从而起到滋养肝肾的效果。(注意,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

泡脚最好选择木桶,一是保温效果好,降温慢,而且也不会与我们添加的一些草本发生反应。一些常用的草本都放在下面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添加。

想驱寒——加生姜

方法:取一大块生姜,用刀拍扁或切片,再加一勺盐煮开后泡脚。生姜辛热驱寒,有驱寒解表的作用,当我们突然受寒,怕风怕冷,肌肉酸痛时可以加一些生姜泡脚。

想温阳——加桂皮

方法:取桂皮15克,加水煮沸20分钟后泡脚。桂皮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

想活血——加红花

方法:取红花1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浓缩液去渣,倒进泡脚桶里加适量热水。红花性辛温,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女性朋友体内有血瘀者,可以用红花泡泡脚。

如果懒得煮或是懒得自己搭配,我们也可以直接备上一些这种艾叶红花泡脚包,更方便,直接丢进泡脚桶,倒上热水,浸泡个十分钟就可以了,正好晾到温热开始泡脚。

这款泡脚包里有艾叶,红花,当归,丹参,干姜,这些草本都是经过破壁打粉,粉质十分细腻,这样也容易泡,省去了煮水的步骤,更简单方便,里面的成分也很容易释放出来。

艾叶驱寒温阳,姜是温中散寒的,红花活血化瘀,当归补养气血,丹参养心安神,这些草本搭配在一起,恰到好处,我们泡的时候,只需等里面的汤水变成茶褐色就可以舒舒服服泡脚了。

每一包都按照比例搭配好,封装在无纺布包中,泡的时候直接一次一包即可,浓郁的草本香,我们坚信只有原料好,那么泡脚的效果才会好,天然草本无过度加工,用自然本身的力量去养身体。

想祛湿——加温胆汤

方法:取茯苓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这是一款组合的泡脚草本搭配,陈皮性温,健脾行气,燥湿化痰,可以温暖我们的脾胃,脾胃得温则运行,脾一旦运化正常,有助于体内痰湿的祛除,而且陈皮有独特的香味,能够醒脾。

枳实是破气的,相当于化痰的先锋,破除固有的痰湿,把阻滞的状态打破,这样脾胃的气机就开了。

半夏主化痰,半夏比较猛,又性温,有降气之效,可以把痰温化,降气则是可以推动着痰往下走。

茯苓是祛湿降浊的,它可以把身体多余的废水通过小便排出去。

竹茹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竹茹让胃气顺着人体往下走,只有胃气降了,胆气和肺气才能上升。而且竹茹凉润降逆,可清肺利痰,有宣通三焦水道的作用,可以把痰湿都给化出去。

最后甘草可以滋补脾胃的津液,有健脾之效,脾胃的营养足了,自然运化也会更好。

若是觉得搭配草本麻烦,也可以直接备上几盒现成的泡脚包,里面的比例皆是按照传统古方配置,而且所有的草本都被剪成细细小小的颗粒,有利于里面成分的释放,为了方便泡脚后的清理,这些草本都被封在无纺布的袋子里,结实耐泡,不会撒漏。

建议在泡脚时,提前把泡脚包煮开,高温加热,这些草本的成分能更快散到水中,差不多煮10~15分钟即可,等到汤匙变成茶褐色,把泡脚包连同汤汁一起倒入木桶内,调好水温就可以泡脚了。

如果觉得大火煮开麻烦,还有个偷懒的方法,直接把泡脚包扔进木桶内倒入滚烫的开水,泡差不多10分钟后,再进行调温泡脚。

建议在泡脚时,不要东倒西歪,也不要瘫坐在沙发上,只有坐直身体,体内的气机才顺畅,这样也更有助于体内湿浊的排出,泡一泡脚部暖暖的,全身都不冷。

宜:减少欲望

节制欲望就是藏好肾精。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里,我们很快就将欲望中的东西信以为真,便为得不到而耗散神气,这会令你肝火旺,肾水枯,在日思夜想中,暗耗肾精。

欣赏而不必拥有,在冬藏的季节,把虚劳烦张放一旁,沉淀一些虚无出来……把那些扰心神、动肾精的念头一个个丢弃,保持内心的平静,你会获得冬藏的力量——那是多好的补肾丸都补不来的,根的力量。

十几天之后,便是冬至,「冬至一阳生」,在身体的阳气开始萌动之前,宜身安体静:在日常生活的每个动作中,让自己有意慢下来,从容,敛神,养阴,护阳。

以不眠之冬藏,藏住自己,节省自己。藏不住的,是心中无限的美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冬天,省着点用自己,别耗散自己的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