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冬病夏治,你治对了吗
TUhjnbcbe - 2024/7/8 16:54:00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空调、WIFI、雪糕”是很多人熬过这个闷热节气的三大法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三伏天,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在机体阳气最旺时,一味用寒凉之物(冰饮、空调)加以抵抗,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损害机体的脾胃功能。与其贪图一时的清凉损害了身体,倒不如利用这“天时”,给自己治治病~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主要适应症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儿科疾病、慢性皮肤病、妇科疾病以及阳虚体质的人群。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大家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伏贴、伏灸、刮痧”这三种。

“伏贴”就是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来达到调理疾病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阳虚的人,较多的用于冬季反复发作的哮喘、鼻炎、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伏灸”一般采用的是艾灸,借助艾的纯阳性特质,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脏腑阴阳平衡,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是祛除体内湿气最好的疗法。

“刮痧”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出血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出痧,它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身体局部的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调气行血等作用,加快身体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的理疗保健作用。

整个“夏治”环节不要大量食用生冷寒凉以及海鲜或者辛辣燥热类食物,比如冰激凌、生冷瓜果、花椒、桂圆、羊肉等,这类辛辣燥热的食物不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容易事倍功半

不能喝酒,三伏天治病大都在阳经的穴位上助阳气,如果喝酒阳气容易在身体里走窜,造成皮疹,甚至出血。

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多喝温水。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但是由于三伏天天气闷热,大量运动使人体体温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因此在出汗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和中暑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北方的习俗中都有在头伏吃饺子、二伏吃面条、三伏吃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认为这些粗粮可以帮助在三伏天中出汗,帮助排出体内的寒气。

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可以很好的起到消暑的作用,比如苦瓜、苦菊、苦荞麦等,既可以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还可以清热解湿,预防中暑。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阳虚的人往往最怕热,此时食用生姜等温性的食物,可以健运中焦,让身体更健康。

此外,一些粥品也是三伏天治病的“良方”。比如山药枸杞小米粥、薏米冬瓜汤、苦瓜鸡肉丸子汤等。在养胃的同时,一些慢性病也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人体,同时,因为这些粥品都很清淡,还会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冬病夏治虽然是中医的智慧成果,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以及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大家在治疗时要注意治疗频率和时间。物极必反,过度治疗可能导致上火甚至加重病情。同时,三伏天的“冬病夏治”并不是万能疗法,不可以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用一些慢性病药物的患者,一定不可以盲目减药或者停药。因此大家切记在冬病夏治时段,医院,严格遵医嘱!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病夏治,你治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