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枢经脉篇》记载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就说明了经络疏通的重要性。
1.拍打法
体内的许多痰、湿、瘀、毒生理废物会堆积和堵塞经络。体内的这些生理废物,危害人的健康。而通过拍打经络,就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强人体组织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脂等作用。
其主要是运用手或专用的经络拍,在人体经络特定部位上,进行力道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由于对拍打部位经络的强烈刺激,使局部充血,血管扩张,消散生理废物,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经脉的新陈代谢。轻拍为补,有振奋阳气、温经止痛的作用;重拍为泻,有活血散瘀、消肿散结作用。
适用于一些跌打旧患、风湿关节酸痛、痰湿结节顽固、部位深聚的地方。
2.刮痧
俗话说:“经常把痧刮,活到八十八。”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这是误解,刮痧的真正效果是将人体多余的热积和粘附在微血管的瘀血生理病理废物清除到血管外,然后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皮肤或尿液排出,以保持血管的弹性和空间,从而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
过去民间刮痧对治疗中暑、感冒、发烧、腹痛、腹泻、寒湿、身痛等,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经络刮痧比较适合运用在面积大的部位,特别是背部。
3.拔罐法
拔罐法具有祛湿逐寒,泄热除毒,疏通经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凡有病理变化的经络、穴位部位,都是由于气滞血瘀、痰湿、脂肪闭阻不畅通等原因引起。对有病理变化的经络、穴位或病灶进行拔罐,通过负压的吸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养生和治疗作用:
3.1排邪气
可以将充斥于体表病灶、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脂肪、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吸引而出,从而使经络得以畅通。
3.2调整气血
很多疾病发生时,都表现出组织器官血液流通不畅,血液供应减少,或是血流缓慢,代谢产物不能顺利排除。通过经络穴位拔罐,令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新陈代谢旺盛,血管的紧张度与黏膜的渗透性改变,淋巴循环加速,细胞吞噬作用增强。
3.3调节神经系统平衡
吸拔刺激皮肤对该部位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胞血管产生调节功能,促使神经系统恢复平衡,令人即刻感到轻松止痛。
特别适用于胃胀、胃痛、腹胀、腹痛、腰酸背痛、情志抑郁、痰湿结节、肥胖等疾病。
4.温灸法
灸法是我国医学古老而又独特的一种医疗方法,它和其他疗法一样,也是在依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进行辨证论治的。利用艾或某种易燃材料和某种药物,在穴位上烧灼、熏熨和贴敷,使其产生温热性或化学性的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它之所以有较好临床疗效,是由于它具有温经散寒、调和气血、消肿止痛、解毒生肌、回阳固脱等作用。
温灸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既治疗很多慢性病,又治疗一些急症、危症;日常生活中体质虚寒、手足冰凉、怕冷部位,特别是热天怕热多汗、冬天怕冷手足冰冷最适合温灸。
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
当运用各种手法疏通经络时,如果感受到特别疼痛,最好降低强度,让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循序渐进,慢慢适应,不可急于求成。
2.坚持不懈
只有坚持,才能发挥出经络疏通的效果,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和治疗的目标。
最后,用古时药店的对联赠予大家: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祝福每个人都健康平安。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