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时节,漫长的三伏高温天和说来就来的暴雨天交织,形成潮湿闷热的环境,祛湿气被广大市民提上了养生日程。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巴城部分中医馆或养生理疗馆迎来很多有“祛湿”需求的患者,针灸拔罐成为首选。但中医提醒,不论针灸还是拔罐,都要因人而异、讲究方法和频率,否则祛湿将“伤身体”。
理疗店生意火
市民热衷拔罐祛湿气
8月17日下午,位于巴城江北北山路一家理疗店内,前来做理疗的市民一个接一个,大多数以针灸拔罐为主。
经过10分钟的按摩,该店的理疗师开始为杨女士的右手臂拔罐。半个月前,杨女士的右手臂突然酸软无力,医院检查,颈椎肩椎都无碍,病因诊断为睡觉长期压迫以及吹空调导致寒湿气入侵。经朋友介绍,杨女士准备试一试中医拔罐祛湿气。“上周在这里做了一次拔罐和针灸后,手臂酸软无力的症状有所好转,所以又来做第二次,希望能彻底改善。”她说。
店里40多岁的顾客徐先生也在进行拔罐治疗。因夏季炎热,徐先生基本每天都在空调房度过,晚上又经常出去吃宵夜喝夜啤酒,近段时间他感到腰酸背痛、疲劳不堪,想通过拔罐祛湿气。经过两次治疗后,他感觉筋骨疼痛的症状减轻,人也神清气爽、通体舒畅。
“夏季人们喜欢吹空调、贪冷食,容易让寒湿气入侵,拔罐针灸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养生方式。”该店理疗师认为,对普通人而言,拔罐不仅有祛湿、健脾胃的功能,还可以用来缓解颈肩腰腿痛。他还建议,除了中医上的拔罐刮痧针灸等辅助理疗手段,祛湿驱寒最重要的是加强运动锻炼,身体内的一部分湿气就会跟着汗液一起通过皮肤毛孔排出,进而促进新陈代谢,强身健体。
拔罐因人而异
时间不宜过长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湿气都能用拔罐针灸祛除呢?拔罐针灸理疗时,要避免哪些误区?对此,医院针灸康复科医生邓兰萍。她解释,市民在做拔罐针灸理疗之前,首先要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诊断本身的症状是否是因为湿气导致,同时要区分属于哪种湿气,才能对症下药,不能“一股脑”地去拔罐针灸。
“中医讲的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其中,内湿与大鱼大肉、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而外湿则是与天气、环境有关。”邓兰萍说,拔罐对祛湿气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拔罐,在拔罐之前最好先咨询相关专业医生。拔罐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适当进行,频繁的拔罐还可能适得其反,损伤元气。
很多人认为“拔罐时间越长越好”。邓兰萍表示,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一般拔罐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夏季一般时间在10分钟—15分钟。身体不好的老人和小孩等人群,一般建议拔散罐,拔罐的时间更要短一些。
邓兰萍建议市民也可以通过食疗祛除湿气。“常用的祛湿气的食物有红豆、薏仁、芡实,将这些食材做成茶包或者熬汤喝,长期服用有助于祛湿气。”
原标题:《拔火罐能祛湿气?不是人人都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