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寒凉是古人无法想到的,本来初秋之气,也就微凉,不至于有寒邪,但是空调可不那么客气,所以秋天寒邪就严重了。于是很多人会出现嗓子干,咽喉肿痛,发高烧,同时伴有各种感冒的症状。
有朋友会问了,夏天空调冷风一直是这么吹的啊,为何立秋后,人们就更易生病呢?其实这都是节气的变化带来的后果。
秋天主收,主降,人体虽然也会出汗,但是气机也开始向体内收缩,所以汗会变少,皮肤会开始干燥,这种干燥在有黏膜的地方会明显,比如口腔、鼻腔等。这种收敛本是正常的变化,可如果身体正气不足,则易出现问题。就好比部队要做战略性撤退,如果部队战斗力不足,敌人一来,阵脚就可能乱了。夏天身体阳气在外,防御还是较轻松的,可此时气机向里收敛,漏洞就出来了,寒邪稍一来袭,身体就难以抵抗。
你的寒在哪个阶段有些人知道自己体内寒湿重,但重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个阶段:寒在皮肤
1、怕冷,时不时的会有战栗感,但出了汗,把热气散走会好很多。
2、出汗不畅:身体不易出汗,但心底又很烦热。
3、头痛:头部是“诸阳之会”,全身阳气最旺盛的地方,它暴露在外,是寒气最先侵袭的位置。
第二个阶段:寒在肌肉
1、各种肌肉僵直,关节痛。
“寒则气收”,寒气从皮肤入侵经络、肌肉之后,会导致气机收敛。像抽筋就是经络不能伸缩自如而致。
2、赘肉多,尤其是后背、大腿的位置。
寒气在肌肉的地方停久了,会把气血变成废液,堆积起来成为赘肉。后背和大腿时常暴露在空调下,会更明显。
第三个阶段:寒在五脏六腑
1、痛经,子宫肌瘤等各种妇科病。
子宫寒凉,就会气血凝结,阴成形而成肌瘤囊肿等物。
2、阳虚,尤其是脾阳虚。
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吃点凉的就容易拉肚子。
3、过敏,以及各种皮肤病。
卫气是阳气的一部分,而寒易伤阳,寒气最容易损伤阳气。
4、脏腑各种肿瘤结节。
阳气不到的地方就是结节。
寒在表皮要刮痧受寒情况在第1阶段时,处理方式主要是“解表散寒”。推荐刮痧背部,揉搓大椎穴。刮痧能解体表寒气。疏通体表经络,使毛孔张开,让寒邪排出体外。
关于刮痧的位置,明代医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讲的很清楚,“病在络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轻轻向下刮之”,意思是说,邪气在入侵体表时,主要是沿着脊柱,从大椎开始,一直刮到命门的位置。这条路线是由督脉和膀胱经组成,它不止总管一身阳气、能够疏通全身阳气,还是寒气最容易入侵的位置。
哪些人不适宜刮痧:气虚、血虚,稍微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说话有气无力的人不适合常刮痧,否则会引起全身酸痛、腹泻等。因为刮痧的实质就是泻掉实邪之气。另外刮痧有活血的作用,孕妇不建议刮痧。所以寒在表皮还可以泡脚,喝生姜水或坐灸来代替。
寒在肌肉要坐灸扶阳体寒的人,身体会自动“吃”热灸
寒气走到肌肉时,我们选用的方法可以再深入一些。上大招,补阳气,相当于在体内升起了一个小太阳,不仅可以驱赶体内已经存在的寒气,还能防止更多的寒气入侵。
如果静下心来观察坐灸的人,其中一位是虚寒,另一位是燥热体质。虚寒的那位,灸后就会有痒的感觉,然后你看那个艾烟,就会往身体里走;再看另一位燥热的,灸后就感觉热,甚至疼,感觉胀,就容易上火。
因为每个人症状不一样,灸后症状不一样。以寒湿为主的体质,灸后会出现一些排寒反应,比如痰多、痰白;大便变稀、身体某个部位冒凉气、出水泡等等。
刮痧,坐灸到底有什么区别?
刮痧是给身体清理垃圾、打通通道;坐灸能袪湿除寒,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把人比做一口锅,用了几十年也没好好清洗,长了厚厚的一层黑锅底呢,这样去烧水就不容易开。如果把锅底刮干净了,开水很快就烧开了。人体又好比一块土地,刮痧就像是松松土,坐灸就像是施肥了。
寒在脏腑:还能咋滴,全上呗坐灸+推腹+泡脚,多管齐下来歼灭这个陈年老寒吧。
晚上泡脚:
晚上九点泡脚最好。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睡前推腹:
腹部是人体6条阴经聚集的部位,阴属寒,寒则凝,腹部也是人体先天易寒凝的部位,腹部又是五脏六腑之宫城所在,所有病根,几乎都可在腹部找到源头。将腹部疏通,才能帮助通畅五脏六腑的寒气。建议从膻中往下推,推到腹部发热为止,直至将腹部的包块,痛点等瘀阻推掉为止。
坐灸:疏通经络的最佳方法!同是疏通,方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样!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元阳之气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艾为纯阳之物,坐灸不仅可以借用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力,补充身体损耗的阳气,还能调用人体自身的力量,让气血充盈通畅,阻塞的经络自然就能得到疏通。病有深有浅,所以疏通经络就必须用一种作用程度深的方法。在常见的方法中,刮痧只能给表层皮肤腠理“松土”,拔罐比刮痧略胜一筹,但也只能给表层下一层的皮肤腠理“松土”,而坐灸则不同,它能传经透骨,直抵病灶。因为艾叶本身具有药性,能“走三阴通十二经”,加上艾火的热力极具穿透性,可以循行五脏六腑,打通全身经络。所以,无论疾病在哪个层次,坐灸都能疏通经络,帮助排出病邪。“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就是这个意思。坐灸堪称疏通经络的最佳方法!要想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就必须疏通经络,而坐灸则是你不可或缺的最佳选择!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用故事来解读疾病——腰椎病
☆糖尿病,一种古老的奇病!坐灸能降血糖!
☆坐灸让血管畅通,远离血栓!
点个“在看”,把这份“艾”分享给更多人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