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已经开始了三九灸九前固本的阶段,每日熏艾,给身体注入一缕缕艾草的温阳之性,身体就会慢慢暖起来,很多阴寒之气便会排出去,相应的疾病就会治好。
三九灸有多么重要?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这是三九天艾灸的理论。
三九天在相应的穴位或患处施灸,能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三九天艾灸是对三伏天艾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冬至是阴寒盛极之日,也是一阳初生之时。因为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所以选冬至作为三九灸艾灸时间的开始,就是顺应这种自然界阳气初生的作用,以助人体阳气的生成。而现代人多在夏季时节吹空调、饮食寒凉,种下寒阴,寒气重、阳气虚,所以在冬至前,也就是一立冬进入冬天后,就可以开始艾灸培补阳气,驱除寒邪,以应对冬天的寒冷气候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年三九灸的时间是:
三九灸时间表:
九前固本:11月2日~12月11日
引九:12月12日~12月21日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12月31日~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加强灸:1月18日~1月27日
错过“三伏灸”千万别再错过“三九灸”
夏天若阳气不足,一到冬天,天气寒冷更容易造成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令,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也是最适宜于调整人体功能的时机。因而,抓住一年中这两次改善体质的机会,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冬春季多发疾病,这就是夏病冬防的意义。
夏天,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通过秋天的收敛已经开始逐步往体内积累。三九天这段时间正是能量积累、封藏得最充足的时候。大寒以后这个热量又开始慢慢的向外疏散,所以这时进行三九灸就有利于帮助机体储藏更多更充足的能量。
"三九灸"与"三伏灸"相互补充,只不过是时间不同。"三九灸"能温阳益气,驱寒除湿,活血通经止痛,健脾益肺补肾等。可以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帮你快速有效的解决你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虚寒腹泻等问题,让你平稳过冬。
1、调理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至少发病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且不易恢复。慢性支气管炎归于中医学"咳嗽"范畴,多为内伤咳嗽,因废气亏虚,影响脾肾所致。
艾灸方法
首先灸大椎、至阳、命门、肺俞、脾俞、中府穴,振奋督脉阳气,可觉热感沿头颈背腰部督脉传导,并像腹部、四肢扩散,至灸感消失才结束。用砭石刮痧板和精油在患者肺经、心包经循行部位做刮痧10分钟。
2、调理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指鼻粘膜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鼻部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内因多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先天体质有关,多因多为六淫邪气侵袭鼻窍。
艾灸方法
首先俯卧用刮痧板和保肝排*精油沿患者背部膀胱经做刮痧10分钟,然后灸大椎、肺俞、命门、神阙等穴,可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背部,感觉头颈背腰部的热向四肢扩散,灸至手足温暖。
最后用砭石梳梳头部督脉、膀胱经、胆经各下,共下;同时用刮痧板刮擦印堂穴1分钟。
3、调理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排便时有紧迫感、肛周不适、失禁等症状。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中医学认为腹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因素可分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感受外邪和饮食所伤,内因包括情志失调和脾胃阳虚。
艾灸方法
先用砭石和精油做背部膀胱经刮痧5分钟,再灸至阳、命门、大肠俞、天枢穴、关元穴等穴,可觉热感渗透至腹腔、腰骶部、下肢等传导,灸至手足温暖。最后仰卧用刮痧板和精油在患者腹部任脉、胃经(双侧)循行部位做刮痧5分钟。
"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阴寒之气最盛的时候,此时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养生宜大补阳气以驱寒。此时艾灸,可以起到温阳益气,驱寒除湿,活血通经的作用。每天坚持灸,配合砭石刮痧,坚持1-2周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轻松解决掉困扰你的烦恼,还可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让你和家人安安稳稳过冬天。动动手指,转发一下,帮更多的人平稳过冬天。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诚邀大家留言讨论!小编感谢您的传播分享!同时,如果您想艾灸或对艾灸方法有什么疑问等,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每天都有专人回复。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艾暖人生
优质陈艾产品/免邮
欢迎订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