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眼周+面部刮痧
眼周+面部刮痧,是一个很安全的泄热*、风*的方法。眼睛模糊、眼睛干涩、眼睛不舒服……其实这也是肝气上逆的一种表现。
肝的主要功能是"疏泄"和"藏血",肝主藏血,并靠肝的疏泄功能来调节和输布全身。《经》曰:"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一般来说:
肝血不足:眼睛干涩,目失所养,则眼睛干涩昏花,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火旺:眼红有血丝、视力模糊;肝经风热:目赤痒痛;肝火上炎: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肝风内动,目斜上视等。
肝血虚、肝火旺盛主要与熬夜、不良情绪积郁,或者烟酒过度有关。
具体操作:
准备芦荟胶、面霜或眼部精油、刮痧板,刮眼周要选择上面那种小巧、平滑的。
晚上洗完脸,先拍上一层芦荟胶,然后再抹上一层厚厚的面霜,或刮痧油,就可以开始刮了,按照下图箭头方向。
如果要祛眼袋黑眼圈,重点刮痧部位是眼周,在下图的穴位上要稍稍用力按压,刮眉骨特别爽,会觉得一天的烦恼就顺着眉毛刮没了。
如果有些地方有疙疙瘩瘩的感觉,那是有经络淤堵,要多刮几下。
刮痧时脸部会发热,那是因为体内的阳气带动热能,进而柔软角质层,代谢脸上废弃物。有粉刺者,因为热能使毛孔大开,颗粒小的粉刺会被刮出来。刮痧后能明显感觉到细致、弹润很多。
全脸刮15分钟左右就可以,刚刮完不要着急洗脸,过半小时再用温水洗脸(这时千万不要用冷水洗,会长红血丝)。面膜也要刮痧完半小时再用,面膜会让刮痧完开着的毛孔骤然闭合,原本要排的*也排不出去了。
清理腠理浊气、调动皮肤气血第一步就是上面说的面部刮痧,接下来是颈部刮痧。
第二步:颈部刮痧(让清气上升、浊气下将)
颈部是连接脏腑和头部的唯一通道,从上往下刮一下颈部,会让浊气、火气下降,清气上扬,面部风热、肝胆之火也有个可以消散的途径。
具体方法:
在颈后和肩膀均匀涂抹刮痧油,先刮拭第一条线,即从上向下正中督脉上的风府至大椎(如图);再刮拭膀胱经上的天柱至大杼,左右各一条;最后从风池穴刮至肩上的肩井穴,左右各一条,风池穴到颈根部从上向下刮,肩井穴从内向外刮。
对脑力劳动者(包括思虑比较多、爱瞎想的)来说,有助让糨糊脑仁恢复该有的清醒度和思考力。
第三步:刮痧肺经(补肺气、通深层淤堵)
肺主皮毛,皮肤有问题,多从肺经入手根治。
"诸气者,皆属于肺。"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
然而肺经又是最容易受伤的经。比如受点风寒就感冒,就是皮肤肺气虚,抵抗不了外邪。通过刮痧护肺,可以治疗感冒,对皮肤的美容、脸色的调理也有一定的作用。
刮痧肺经其实也是超级简单,上图中是肺经的循行路线,从中府开始从上往下刮就可以了,酸痛的地方多刮一刮,出痧要出透(就是刮到不再有新的痧出来为止)。
运动量偏少的女孩子,一般都会有些肺气虚。我深有体会的是,我大臂肺经的位置,经常自己疼痛,刮痧出痧后会好转很多。
另外,肺的经气在背后有一个最大的聚集地叫肺俞穴,肺的问题,比如感冒、哮喘、咳嗽、皮肤不好都可刮或点按这个肺俞穴。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sheng
怡情健体膳食导引纠偏
刮痧是我国传统技法之一,在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著作《*帝内经》中早有记述,使用至今已逾上千年历史。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由于外感病邪不同,中医认为感冒有风寒、风热和暑湿之分。下面就聊聊关于感冒这三种类型,用特种刮痧怎么调理。
风寒感冒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治法:项丛刮、项三带、肩胛环、膻中刮、风池、大椎、足三里
运板技巧: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首刮项三带,以泻法刮之,因为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肩井处可加拔罐;大椎处也需要加强大,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以出痧为度。再刮项丛刮,以平补平泻手法刮拭,风池穴需要加强。接着刮肩胛环重点肺俞、肩胛部。然后膻中刮,手法要轻柔;最后刮拭足三里,刮拭面尽量拉长。风热感冒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稠、口渴、舌苔薄*为主要症状。
治法:项丛刮、项三带、肩胛环、风池、风府、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足三里
运板技巧: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项丛刮,以平补平泻手法刮拭,风池穴和风府穴需要加强。再刮项三带,以泻法刮之,因为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肩井处可加拔罐;大椎处也需要加强大,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肩胛环,以纵五带为重点刮拭,第一带督脉宜轻刮之,余用泻法,在肺俞、肩胛骨内侧缘加强。最后刮拭上肢曲池、尺泽、外关、合谷,结束时刮足三里。四肢部穴位要求刮拭面尽量拉长,可于合谷,足三里处行点、按、揉复合性手法,以加强疗效。暑湿感冒症状: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腻为主要症状。
治法:肩胛环、膻中刮、三脘刮、尺泽、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沟、膻中
运板技巧: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肩胛环,以纵五带为重点刮拭,第一带督脉宜轻刮之,余用泻法。再刮膻中刮,手法要轻柔。然后刮三脘刮的中脘,接着是上肢内侧的尺泽,上肢外侧支沟和合谷,最后刮拭足三里。四肢部穴位要求刮拭面尽量拉长,可于合谷,足三里处行点、按、揉复合性手法,以加强疗效。如果咽喉疼痛可考虑在少商、大椎放痧。
体温超过39℃有高热特种刮痧配穴:项三带、肩胛环、肘窝刮、曲池、合谷、委中三带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项三带,以大椎,肩井为重点出痧后配合拔罐,可加速退热。然后刮肩胛环,肩胛环具有解表清热,宣阳和阴,清肺止咳,补虚益损,镇静安神之功。肩胛环以纵五带为重点刮拭,第一带督脉宜轻刮之,余用泻法,视痧痕配以拔罐。肘窝刮,以泻法刮之,令其出痧。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搜索公号天下养生网,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委中三带以泻法刮之,令其出痧酌情拔罐,其退热效果迅速。最后刮曲池,合谷穴,刮拭面尽量拉长。刮痧注意事项
1操作要点(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驱邪。
2注意事项(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刮痧疗法并非所有人都适用,一般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者及皮肤有炎症者不适合此疗法。
——END——
这么好的知识,分享给亲朋好友他们会感谢你哦!商务合作
分享健康、是在播撒幸福的种子!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