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赛加羚:学名Saigatatarica赛加羚俗称高鼻羚羊,体型中等,体长1.2~1.7米,尾长7.6~10厘米,肩高75~80厘米,体重36~69千克;背部*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浓密且长;四肢较细;仅雄性具角,角长20.3~25.5厘米,淡琥珀色,具明显的环棱;鼻骨高度发育并卷曲,内布满毛、腺体和粘液管;在每个鼻孔中均有一特殊的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同时也与灵敏的嗅觉有关。体长~厘米,肩高63~83厘米,雄性成年体重37~60千克,雌性29~37千克。雄性具角,长28~37厘米,基部约3/4具环棱,呈琥珀色。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曾广泛分布于苏联伏尔加河下游哈萨克斯坦,中国的准噶尔盆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生活于荒漠、半荒漠地带。赛加羚羊目前仅存2个亚种:1指名亚种2蒙古亚种,而我国*准格尔盆地的种群已经灭绝
赛加羚指名亚种:俄罗斯里海以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赛加的数量从年开始,种群数量迅速下滑,当年只有62万头,年40.3万头,年仅剩17.8万头,而年估计只有10万头左右,根据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年的野外调查,全球野外仅存2万只左右,目前数量不明确
准格尔分布的亚种已经灭绝:曾分布于*的准噶尔盆地西部博尔塔拉河流域,上世纪初,仅*就有赛加羚羊近30万只,到年底绝灭。
蒙古亚种:分布于蒙古国西部目前数量只左右
人们通常所说的名贵药用羚羊角,就是出自高鼻羚羊原产*准葛尔盆地,目前市场上的羚羊角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与外蒙古,基本都是走私入境,走私路线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内地或外蒙-内蒙/*-内地
现在说说赛加角
1赛加角的解剖结构赛加羚自出生的第一个冬天开始长角,第二年为2龄,但角龄为1龄,角长4-5厘米,浅黑色,无节;第二年开始角的发育逐渐完善,到夏季出现第一突起;3龄前的角为幼角,俗称小角,角细直微弯,带几小节,角髓占全角的1/2;成体的角髓占到全角的1/2;老成体占到全角的2/3
2赛加角的保存时限
新角:当年猎取的新鲜角,色泽润,无裂,血丝鲜红,有腥味,
隔年的角,由于水分流失较色微*,血色渐枯,味失,重量开始变轻,
3-5年的角,较色萎*,表面出现裂痕,血色锈色,完全无味
10年以上的角,颜色*,裂痕明显加深,起皮
几十年的老角,一目了然
角的一些明显的特征1髓孔:髓孔是角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角是由角基形成的角质聚合而成,生长过程中新的角质环形包裹中部骨质髓,所以在角的中部会出现一条贯通全角的髓芯,牛羊羚也是如此
2血丝,血丝是较在生长过程中的第二资源供给通道,与一般的牛羊不同,赛加的血丝如同角质的竹丝纹,由角基或中部角质髓沿角丝笔直向上,环绕在角髓孔周围。在浅色的牛羊角中也可以见到.
但是区别在于牛羊角或弯或扁,而且远粗与赛加,故加工出来的珠子中的血丝成片状
3色泽,新鲜角的色泽红润或乳白,外表微*,血丝隐约可见,角尖黑色。如同上一帖说过的:随时间推移色泽渐*
4.大小:1龄角长度3-4厘米,较多为黑色,无节或单节;2龄角5-8厘米,角尖黑色,微弯,带有3节;3龄角10-12厘米,发育基本成型,有5节;3龄以上的角发育逐渐缓慢,角节以每年两节递增,角渐粗。
俄罗斯亚种角最大可达38厘米
蒙古亚种角稍细直
下面是羚羊角制品
上面几张照片里已经标明赛加角的一些特征
1髓孔
2血丝
3色泽
这些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与羊角的区分在于
1角髓是否在中心
2血丝是否呈环形分布
3色泽,色泽是最容易误导人的
4杂质,杂质在赛加中很少见,多见于羊角,牛角也少有,但是牛角色泽单一,血丝粗大片,角色透亮琥珀色
下面是假冒的赛加角
用蒙古瞪羚角漂白的产品目前在各大收藏品市场都有见到
树脂做的假赛加羚角
牛角打磨的“羚羊角”
假藏族人卖的假羚羊角和假虎骨、鹿角
牛角和羊角做的珠子、刮痧板
还有补充一点:现在有好多卖羚羊角牌子和平安扣的,但是赛加角的最大实心位置截面直径只有2厘米多,刨去外部突起结节的部分,那么它的实际粗细2.5厘米左右,下面是成年的蒙古赛加角和指名亚种赛加角根部的对比。
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指名亚种角的角段和尺寸
那些所谓的羚羊角制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