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的效果。常用的刮痧工具主要是刮痧板和刮痧油。
1.刮痧板
(1)牛角类
特点与功效:牛角类刮痧板临床上尤以使用水牛角为多。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消肿;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凉血定惊。且质地坚韧、光滑耐用、原料丰富、加工简便,应用颇多。
(2)玉石类
特点与功效:玉石具有润肤生肌、清热解*、镇静安神、辟邪散浊等作用。其质地温润光滑,便于持握,因其触感舒适,适宜面部刮痧。
(3)砭石类
特点与功效:砭石采用的材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疏通经络、清热排*、软坚散结,并能使人体局部皮肤增温,用于刮痧的砭石刮痧板边厚小于3mm。
刮痧工具的材质不固定,形式多样,许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为刮痧工具使用:如铜钱、银元、瓷汤勺、嫩竹板、棉纱线等,现在还有用树脂、硅胶等现代材料所制成的刮痧工具。
2.刮痧油
(1)液体类主要有凉开水、植物油(如芝麻油、茶籽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药油(如红花油、跌打损伤油、风湿油)等,不仅可防止刮痧板划伤皮肤,还可起到滋润皮肤、开泄毛孔,活血行气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中草药,煎成药液,根据病情选用。
注意事项:刮痧油宜避火使用和保存;皮肤过敏者禁用,外伤、溃疡、瘢痕、恶性肿瘤局部禁用。
(2)乳膏类选用质地细腻的膏状物质,如凡士林、润肤霜、蛇油、扶他林乳膏等。亦可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芳香开窍等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成乳膏剂使用;
注意事项: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3.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医疗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4.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室-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