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登场,夏季终于到了最热的时候。室外温度动辄飙升到30几度,部分城市城市已经超过40度的高温!火热天气下,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轻的诸如全身乏力、犯困,重的甚至出现想吐、头晕眼花、甚至是中暑!很多人到了这个时候,喜欢以刮痧来改善中暑症状。
刮痧的好处
我们知道,刮痧是中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其可以起到舒筋活络,活血祛瘀,祛除湿气的作用。刮痧的好处有很多,随着刮痧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分别。
例如刮肩颈部可以舒筋活血、改善气血瘀滞的问题,对于要长期盯着计算机工作的上班族很有帮助。而刮手脚可以达到行气通络的目的,改善手脚冰凉的状况。至于刮腹部可以帮助通便、改善便秘的问题,刮眼周则可以达到保眼明目的效果。
刮痧可以预防中暑吗?
刮痧中的“痧”其实指的就是中暑、外感等急性病症。中医将中暑称之为“发痧”,认为中暑主要是由于气温高外加劳累过度所导致。“刮痧”是中医治疗及预防中暑的常用方法,中医认为刮痧可以“刮”除湿邪之气,以达到清热解暑的效果。
刮痧的方法:可不是挂出一片红
由于刮痧方看起来没太多技巧,因此很多民众喜欢自己操作。其实自己操作并非不可,过程中需要有所讲究!很多人刮痧可以说是毫无技巧可言,每次刮痧都是刮得皮肤上出现大片大片的红,其实完全没必要,有的时候甚至是错误的。
刮痧是要在身体的特定部位反复刮拭,直到被刮的皮肤出现深色的红斑为止。而刮痧的动作一般是由上而下,先头部、颈部、背部、腰部,后四肢及胸腹部,由中间向两侧,刮时应采取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
一、头部的刮法:在头发上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采用刮板边缘或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即可。
二、脸部的刮法:因为脸部刮痧要避免出,以免影响美观,所以手法要轻柔,不可施力过重,且不需涂抺活血润滑剂,方向可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三、颈部的刮法:肩部肌肉较多,刮痧时可以稍重使力,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髃穴一次到位,至于颈后有大椎穴,则要用力轻柔,可用刮板棱角刮拭。
四、背部的刮法:一般都是先刮背部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在刮背部中线时不可太过用力,以免伤到脊椎,至于背部的两侧则可视被刮者的体质采取不同的力道,但用力要平均,从上到下一次到位。
五、四肢的刮法:在刮拭四肢时如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刮拭,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患者应从下向上刮拭。
刮痧的禁忌与刮后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宜刮痧?
虽然刮痧是常用的保健方法,但在使用上也需要有所注意。特别是部分身体情况特殊的人群,是不适宜进行刮痧的。以下4类人群,就应当避免刮痧!
刮痧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有皮肤病的人就不适合刮痧。而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也应禁止刮痧身体过瘦、皮肤缺乏弹力的人,在刮痧过程中容易受到更多的伤害,也不适合。有出血倾向的人不适合刮痧,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人群应该避免刮痧。有心脏疾病、血液疾病与肝功能问题以及儿童与体弱老人,也切勿刮痧,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2、刮痧后注意事项
而在刮完痧后应避免吹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张开,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体,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另外,由于刮痧对皮肤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切忌长期持续刮痧,以免造成皮外组织损伤,刮完一次后最好要等5到7天后再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