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妈妈生完孩子半年后,都要返回职场,于是家里的老人就成为带孩子的主力*了。
老人能帮我们年轻人带孩子,分担养育责任,我们年轻人本来很感激,可是,也有很多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总以过来人自居,固执己见。
老人凭经验给宝宝刮痧,导致宝宝受伤
我们小区有一个老人给帮女儿带孩子,宝宝才10个月,起初宝宝有点发烧,医院去看看,老人不让去,说医院人多,孩子没病都容易被感染。
老人在家自己凭着经验用戒指、蛋清在宝宝额头部位刮痧。结果宝宝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发起高烧,额头的皮肤也出了破损溃烂。宝妈无奈之下,只好医院。
医生把宝宝的父母和老人“教育”了一顿,给他们推荐了妈妈网孕育app,让他们一家人回家好好学习怎么科学育儿。
老人当然也不是故意要伤害孩子,但是这种滥用土方法自行给小宝宝治病的行为,却着实威胁到了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不靠谱的育儿经验盘点
很多新手妈妈,在生宝宝前都和婆婆关系不错,可一旦有了宝宝,婆媳矛盾就会由此展开。
我们来看看那些不靠谱的育儿经验,你家用过没?
宝宝的塌塌鼻捏一捏就能挺
大家都知道,宝宝刚出生一般鼻梁都比较平。很多老人就说,要多给宝宝捏一捏鼻梁,宝宝的鼻梁就会变高变挺。
这根本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怎么可能鼻子捏一捏就变高呢?
刚出生的宝宝鼻腔黏膜特别娇嫩,如果过于用力捏鼻子,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宝宝的鼻黏膜。
正确做法:宝宝的五官长相多与父母的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了,如果捏伤宝宝,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呀。
喝葡萄糖水去*疸
我生孩子的时候,隔壁床的宝宝*疸比较严重,她们家人背着医生偷偷给宝宝喝葡萄糖水,说这样*疸退得快。
被医生发现后,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医生说对于生理性婴儿*疸,需要通过增加喂养量,促使宝宝多排便,从而达到降*疸。而葡萄糖水根本没用。
正确做法:给宝宝多喂奶水,带宝宝多晒太阳,一般生理性*疸7到10天就可自行退去。
母乳太稀宝宝吃不饱
我生完孩子母乳喂养,可是每次我刚喂完宝宝,婆婆就会给宝宝再冲些奶粉,婆婆说我奶水太稀了,宝宝吃不饱。
真的是这样吗?我在妈妈网孕育app上查了一下,才发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宝宝刚开始吃时,奶水会比较清淡,大部分像水,这刚好给宝宝解渴,奶水会越吃越浓,后面分泌得像奶油一样的奶水就可以让宝宝吃饱。
正确做法:母乳喂养,只要妈妈奶水充足,不用担心宝宝吃不饱。
摇晃着哄睡宝宝入睡快
很多人在哄宝宝入睡时喜欢抱着宝宝左右摇晃,觉得这样哄睡宝宝很快能入睡。
其实,这种摇晃哄睡的方式不建议大家用。宝宝如果困了,会自己入睡,摇晃是大人为了控制宝宝的入睡时间进行的人工干预,这会造成宝宝依赖这种方式,一旦不摇晃了,宝宝就会很快醒来。
这样一来大人会很累,总得抱着宝宝摇晃。而且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也不好。
正确做法:逐渐减少哄睡时的摇晃,可以试着给宝宝放一些儿歌、音乐,用手抚摸着宝宝,让宝宝养成自主入睡的习惯。
以上几种育儿经验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也肯定有人用过。
很多新手父母头一次怀孕生子,由于之前没有学过任何孕育知识,当遇到问题时,家里长辈就会以过来人的经验来处理,岂不知这些经验并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
科学育儿让宝宝更健康,妈妈更省心
医院生完孩子后,婆婆就以她的经验,要给刚出生的宝宝绑腿,说这样以后宝宝的腿才能更直,还要坚持给宝宝喂白糖水,说我老公小时候就是这样喂的,当时我真的特别无奈,幸好医生看到了,把婆婆和老公说了一通。
医生告诉婆婆和老公,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相信那些没有科学根据的育儿方式?
医生给我们推荐了“妈妈网孕育app”,说这个app里有很多孕育小知识,新手父母平时一定要多看、多学一些育儿知识,这样才能科学养娃。
这款app里,从备孕、怀孕、产后月子、宝宝喂养、辅食添加、早教等都有,里面的功能特别全,我一直在用。
育儿过程更重遇到什么问题,我就上这个app搜一搜,就能找到答案。
生完孩子后,我的产后恢复,体重管理,也都是靠每天在app上记录数据,按照上面的建议一步步做的。
孩子的喂养记录、生病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发育测试、辅食添加等,我也都是通过这个app来做的。真的特别方面、特别省心。
而且妈妈网孕育app特别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可以把宝宝的照片全部上传上去,按时间轴做成宝宝成长相册。上面的空间是永远免费的,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我手机和电脑上的内存空间。
我还在相册里设置了亲友团,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小姨想看宝宝了,随时点看上面的宝宝相册就可以查看宝宝的照片。
可以说这款app见证了宝宝每一步的成长,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如果你也在备孕阶段,或者刚为人父为人母,需要学习育儿知识,建议你也下载一个妈妈网孕育app,它可以帮到你。
现代家庭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大家也都提倡优生、优育、科学育儿,可是,科学育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难度,希望新手父母们能不断学习孕育知识,掌握正确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