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利用边缘光滑的工具,蘸取液体介质,在人的身体表面,来回反复滑动,使皮肤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痧疹,以此来缓解身体不适,加强机体抵抗力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手法,现在已广泛应用到美容院、浴室、居家等养生领域。看似非常简单的操作但也有操作规范。刮痧疗法具有方向、时间、手法、强度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自行应用还需掌握以下方法。
刮痧作用机理
刮痧虽然是中医的手法,但是应用西医的理论,也可以解释。人的表皮分布大量的神经末梢,通过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激发人体的防御机能,以加强人体免疫力;刮痧对身体表面毛细血管的刺激,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以此达到加速新陈代谢的功效。
刮痧的适应症
现在,刮痧手法应用范围已呈扩大化,风寒导致的颈肩部不适,后背酸痛,可以刮痧缓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刮痧缓解症状。毕竟刮痧是中医的疗法,需要遵循辩证疗法的原则,如果是以治疗为目的,就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如果为了日常保健,只要手法正确,避开禁忌症,就可以。
刮痧的正确手法
1,刮痧时间: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要刮3-5分钟;用补刮手法每个部位刮试时间为5-10分钟。对于保健刮痧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拭,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
2,刮痧手法: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方向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痧疹的意义
刮痧后的皮肤,往往是红色的一片,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痧”,是因为皮肤局部毛细血管损坏,乃至于出现了破裂,出血、淤积在皮肤表面而导致。不同的体质,刮出来的痧疹是不一样的,包括颜色、程度、面积都不同,不能要以红印越多,就判断刮痧效果越好,过于用力的刮痧,可能会使得红印增多。
刮痧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对皮肤的要求是无破损、无皮疹,保持清洁。
刮痧后注意事项
刮痧结束,机体新陈代谢加速,可以饮用白开水补充水分,也利于身体中代谢产物的排出。刮痧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状态,还应注意,避风,保暖,如果有沐浴要求,至少要保证在3个小时候在进行。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刮痧对于身体的重要性,通过刮痧能改善身体状况,已成为日常保健的重要手段,但是,施治还需遵循一定规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健康是最重要的,我是养生美小护,与您一起学习健康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