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刮痧有些人对它赞誉有加,但还有一大部分人则是谈虎色变。这些人往往对刮痧有着很大的心里阴影,他们拒绝刮痧,并觉得它不仅对身体有损害,还没什么治疗效果。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对其不了解又误信谗言造成的结果,今天小编就给刮痧翻个案,让这个流传千百年的中医疗法重新得到大家的信赖。
大部分拒绝刮痧的人都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1、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2、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3、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4、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5、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6、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7、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瘀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刮痧有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的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所以说就算没病的人也可以刮痧。